《行政诉讼法》修改建议稿破解执行难 |
分类:时事点评 时间:(2014-12-16 11:48) 点击:180 |
现状 民告官难 打赢了官司执行更难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兼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马怀德指出,《行政诉讼法》实施近20年来,在推进“民告官”法律化、确立“依法行政”观念、完善行政法制体系、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。 但是,20年的行政诉讼实践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,这些问题亟待解决。 近年来,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和人大代表多次呼吁修改该法。 比如说,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,对拒绝履行判决的行政机关按日处以50元至100元的罚款,这对行政机关来说,违法成本太低。对老百姓来说,民告官难,但打赢了官司,执行更难。 在2009年,最高人民法院曾发布《关于保护行政诉讼当事人诉权的意见》规定,严禁以任何非法定理由为借口,拒绝受理某类依法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,各级人民法院要依法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,切实解决行政诉讼“告状难”问题。 建议 行政机关当“老赖” 法院可查封财产 为了提高行政机关的违法成本,专家建议,首先对行政机关处罚的额度应该提高。 建议稿规定,行政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拒绝履行判决、裁定的,法院可以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以500元至1000元的罚款,这个数额是现行的十倍。同时,为了防止罚款数额太大影响行政机关的正常办公,规定了一万元的最高罚金额度。 其次,要增加督促行政机关履行判决、裁定的手段。行政机关被罚款后仍拒绝履行,权利人可申请法院在《人民法院报》或者最高法官网发表公告,督促其履行义务。 另外,为保证行政机关及时履行赔偿或补偿义务,保证赔偿或补偿权利人的合法权益,应赋予法院查封、扣押和拍卖行政机关非公务所必需财产的权力。 建议稿第81条明确,行政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拒绝履行赔偿或补偿判决的,法院可以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;该行政机关账户存款不足以划拨的,可以查封、扣押和拍卖该行政机关的财产,但不得查封、扣押和拍卖其办公、执法和其他执行公务所必需的设施、设备和其他财产。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